浅议小学思政课教学素材的选择与设计

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中心校  李广粮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小学思政教师,我们更应该本着家国情怀,担负教育责任,遵循教育规律,更细致谨慎地选择思政教学素材,达成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真实性  严谨性  中国化  适度性  正面导向性

教学素材,是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通常以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图片、PPT、视频、教学模型等方式出现在课堂中。课堂教学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素材、教学素材以何种方式呈现、教学素材在什么时机呈现,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思政课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给广大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思政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一个长期任教小学《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学科并从事学校管理的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感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特别是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与设计上,我十分认真。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学素材要注重真实性

     前几年,网络上对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的《爱迪生救妈妈》、《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故事的真实性展开过深入探讨,从时间和细节上分析,发现有不少课本故事是为了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杜撰出来的,虽然这些故事出现在语文课本,但也属于大思政课程的一部分,广大读者都觉得不可取,所以后来教材中有删改。对于思政学科的教学素材,特别是历史素材,我们更应注重其真实性,不能为了教学需要而胡编乱诌或不论真伪地“拿来”。

二、教学素材要注重严谨性

    每个人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也一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到历史、地理、法律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面对课堂中无数的“小问号”,作为思政老师,我们真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第一次执教六年级上册《执法守法  依法维权》一课时,我被学生问到了一个常见的法律问题:我们经常收到印有反动言论的钞票该怎么办?由于知识不够,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知识的严谨,我只能告诉他:“课后一起研究”。于是,课后我认真研读了相关法律,知道了在钱币上印刷反动标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我们可以拒收、退还或去银行兑换。课本中还出现了有关《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案例,我都一一研读相关法律、请教相关人士、网络寻求帮助,目的只有一个:课堂呈现的PPTF法律条文或回答精准,确保教学素材的严谨性。

三、教学素材要注重中国化

     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我们在思政课中所要表现的优秀品质、资源技艺和家国精神,都能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找到呈现载体。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一课时,虽然有很多外国名人家庭家风值得学习,但中国的《家训》《家书》,名人大家足以让我们的课堂鲜活饱满了。早年语文课本中所出现的大量“外国优秀儿童”和电视广告中出现的“混血模特”等现象,我觉得不应在我们的思政课素材中出现,避免潜移默化地造成孩子们崇洋媚外的思想形成。素材“中国化”更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品质的传承与发扬。

四、教学素材要注重适度性

    去年,我在上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挑战第一次》时,由于教学需要,在网上下载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小马过河》动画视频,课堂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一是二年级孩子已经对故事非常熟悉,没有新鲜感;二是视频将近5分钟,影响了整堂课的节奏,也让学生产生了视觉和审美的疲劳。最近,聆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课,由于没有找到更好的陈述历史的方法,全课用了6个或长或短的影视视频,方式单一,没有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不管哪一种素材呈现方式,图片、视频、文字或模型,我们一要注意适合教学对象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二要注意呈现方式的适度,不能单一、泛滥。

五、教学素材要注重正面导向性

    同样在执教《挑战第一次》时,为了形象教育学生未满12岁的儿童不能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我苦苦在网上找视频、找图片,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无奈课前找了个孩子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演示了一回,我拍摄了视频和图片作为PPT教学素材。课后,引起了听课专家和老师们的争议。大家普遍认为,这种演示有误导之嫌,不可取。而且大家都认为,面对模仿能力极强的孩子,我们在选取教学素材时要尽量少用反面的素材进行教育和提示。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郎》被告案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思政课的目的是立德树人。思政课应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作为小学思政教师,我们更应该本着家国情怀,担负教育责任,遵循教育规律,更细致谨慎地选择思政教学素材,达成立德树人的目的。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