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火炬学校教育集团 刘敏娜
摘要:
以构建“小学重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重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重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重增强使命担当”的思政课一体化育人体系为研究视角,探究伦理叙事在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阐述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对小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实践策略,在革命故事的叙述中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从民族英雄鲜活具体的形象中感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热爱,从小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
思政课一体化;伦理叙事;爱国主义教育
-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分析:
“众志成城”是“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二课时。“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第四课,讲述了全体中华儿女,不甘屈服,前赴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并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的史实。
(二)学情分析: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小学五年级学生通过学校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和各类媒体呈现的图像影视资料对抗日战争有简单的了解,但对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等却存在着模糊认识甚至理解误区,特别是在情感上更是缺乏深度理解和共鸣,难以形成民族认同,进而上升到国家认同的层面。
另一方面,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能力,但对于搜集到的资料中信息的归纳整理、分析综合等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理念分析:
“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这样说。我们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就是最好的讲故事的德育阵地。但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也提出过一个著名论断:“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伦理叙事,“不仅是态度的表达,还是事实的展示,在事实展示过程中实现态度的传递和情感的共振”①,它以“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第二十七章)的方式向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符合他们道德认知水平的叙述,兼顾从感性角度出发的学生个体的感悟、体验和从理性角度出发的普遍规律、价值,从具体故事情节到抽象道德观念,将学生带入到抗战时期那个民族危亡的情境当
中,引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感知、想象、理解和分析,甚至是质疑和辩论,加深国家记忆,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初步具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史料学习,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感知抗日战争时期祖国和人民的悲痛记忆。
2.讲述交流,感受革命烈士为国之大爱而甘愿牺牲的坚定信仰和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战精神。
3.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从小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讲述交流,感受革命烈士为国之大爱甘愿牺牲的坚定信仰和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战精神。
(三)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回味甜蜜母爱
一段屈辱的民族历史,一场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如此宏大的叙事,怎样呈现于生在和平年代,人生阅历尚浅的小学五年级学生面前,让不论是时间维度,还是认知高度都与学生相去甚远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鉴于小学生的道德认知的发展都是从具体、肤浅向抽象、本质过渡的,而伦理叙事的优势恰好就在于其鲜活具体,能够拉近叙述者与受述者的距离。据此,我选择了从感性的角度切入,用一封红色家书的故事讲述来导入主题。
赵一曼,是一位宁死不屈的抗战英雄,但也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九一八事变后,她忍痛抛下不满三岁的儿子宁儿,奔赴东北前线参加反满抗日的斗争。直到二十多年后,宁儿才在历史纪念馆里读到了妈妈就义前写给他的一封家书。在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之前,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在你们的眼里,好妈妈是什么样的?”所有的道德教育都不能脱离生活,只有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体验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与温馨的背景音乐一起,唤醒了学生许多美好的记忆,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借由他们对真实生活场景的描述,烘托出母爱的美好,为英雄故事的叙述奠定了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将教育情境与生活情境进行了贴切自然的关联,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道德教育的必要前提。
2.故事叙述:理解家国大爱
抗日英雄们的故事感人肺腑,但在现实中,不少老师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之后,却发现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无动于衷。个人认为,这与教师对故事情节的选择和安排有关,更受到教师本身进行伦理叙述时的表达方式和采用的教学策略的影响。
(1)安排情节,制造情感冲突
赵一曼的故事,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不容篡改,然而,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对故事情节的安排却是可以多样的,每一种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师生共同描绘的一个个关于母爱的温馨画面之后,我用课件展示出赵一曼去东北抗日前,和儿子拍下的唯一一张合影。照片上小宝宝肉嘟嘟的脸蛋着实惹人喜爱,但我有意制造了一个矛盾,提前抛出了故事的结局——“他们母子二人,这一别就是一生”。在这样的精心“安排”之下,悲伤、同情和疑惑等情感,从每一个善良孩子的心底里瞬间涌起,与之前的快乐、幸福和满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2)激发想象,增强情感体验
“妈妈去哪儿了?”“她为什么要走呢?”“宁儿舍得妈妈走吗?”看着一双双疑惑的眼睛,我没有忙着给出全部答案,而是只告诉学生她奔赴东北抗日前线去了。此时,我让学生想象,妈妈深知此行的危险,那么,当她下定决心离开自己的亲骨肉时是怎样一番情景。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有的说:“宁儿一定抱着妈妈的腿,哭着喊着不准妈妈走”;有的说:“儿子会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有的说:“妈妈一定也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她一定咬着牙,但还是忍不住让泪水流下来”……“道德思考是以想像为基础的一种包含逻辑、情感在内的整体性思考”,①在激发学生想象的同时,情感的渲染也轻松到位,学生不知不觉地伴随着故事里的妈妈和宁儿一起,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历那场撕心裂肺的母子离别。
(3)贴近心灵,引发情感共鸣
直到这时,我才进入故事的主题:“那,为什么她明明舍不得,还是要硬着心肠流着泪离开扑向她的儿子呢?”短暂的思考之后,学生们争相列举上节课通过资料搜集等了解到的关于“九一八”、“七七”事变,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种种史实,七嘴八舌,群情激愤,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在这样的民族危亡之际,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反抗,我们的国家会怎样?”
“国破了,家还会在吗?”
“我们还会像今天一样幸福吗?”
在叙述时,我没有直接给出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让学生接受,也没有宣讲一句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将自身充沛的情感融入到故事当中,不仅是语言,就连我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举手投足,都在向学生尽情地表达我的感动,我的崇敬,我的热爱……小学生的情感是很容易收到外界氛围感染的,我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以情动情,以期与他们达到情感的互动和共鸣。
水到渠成之时,我不紧不慢地抛出了“灵魂之问”——“假如,我们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英雄在今天这个硝烟尽散的世界与我们重逢,她若问一句,当祖国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你愿意吗?”“我愿意。”“我愿意!”不假思索,此起彼伏的回答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回响。
没有情感的故事和人物是干枯的,没有情感的道德更是苍白的。课堂上,学生们脑海中具体而丰满的画面,经由他们自己个性化的表达被呈现出来,既加深了他们对故事里英雄人物内心世界的感知,又打破了教师在故事讲述时的“独白”,学生对教师的叙事做出了积极的回应,营造出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正如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思想所说的那样:“我注视着他者的面孔,他者对我做出回应。”②教师对于革命故事的讲述,与学生产生了精神上的相遇。学生深深懂得了赵一曼对儿子的不舍和眷恋,当看到她在骨肉亲情和家国大爱之间做出了毅然决然的选择时,才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将他们带入丰富的伦理情境中去, 让他们充分感知、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增进他们对先烈们甘
愿牺牲的精神的理解,进而沉浸在敬佩和感激的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爱祖国的“道德观念”,而不仅止于“关于道德的观念”,即杜威所指的“对行为没有影响、既不使它变得更好也不使它变得更坏的观念和片段知识”。①伦理叙事“不说教,只讲故事” ②,它更能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拨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和故事里的人物产生心灵共振,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受到道德教育。
3.感动分享:了解抗战精神
在观看电影《八佰》的片断之后,学生讲述了影片中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节以及内心的真实感受,又分享了其他让自己感动的抗战故事。课堂上,小学生虽然不可能精准地归纳和总结出抗战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能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并理解这些看似抽象的内容,孩子们坚定的目光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等口头表达中的关键词句,已经足以证明,他们正用自己的方式去触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代代传承的红色种子已在他们心里悄然种下。
三、教学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通过组织活动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上不断建构和提升,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伦理叙事也是要在对事件的叙述中,用言语等方式来表现、理解、认同一定的伦理意蕴,接受一定的伦理规则,实现道德素养的提高和完善。从目的上来看,两者是高度契合的。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而伦理叙事正是一个渗透着情感的叙事过程,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教学而言,情感的体验、移入、互动则显得尤为重要。在了解清楚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更多适切的红色故事,也可以更多地关注身边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撷取更多普通人的生命故事,通过伦理叙事的过程,彰显他们平凡生活事件中闪现的爱国精神。叙述时,尽量用贴近儿童特点的话语来讲,让他们有真切的“在场”感,如果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事件,会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道德教育真正起到净化心灵,导之以行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当中,还应更多地运用启发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然大方地分享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不只是单纯地,被动地在故事氛围里接受情感,还要争取成为伦理叙事中的叙述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舒展、审视、追问、探索自己的生命感受,对伦理事件的道德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一种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不仅是教师自己,还要引导学生本着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独特的感悟和理解的原则,让师生、生生之间发生更多向、更和谐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学习和实践的自主性,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涵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培养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优秀接班人。